
罕见病药研 从学术呼吁进入多头攻坚
罕见病药研 从学术呼吁进入多头攻坚
本文记者 王依依
一场自上而下、解决罕见病患者无药可用的行动迅速展开。
6月2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上市审批。对治疗罕见病的药品和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部分药品简化上市要求,可提交境外取得的全部研究资料等直接申报上市,监管部门分别在3个月、6个月内审结。
6月22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药品监管局局长焦红在介绍加快境外上市新药审评审批有关工作情况时强调,要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将组织专家对201个已在我国处于临床试验或申报过程中的境外上市新药进行研究分类,筛选出罕见病治疗药品、国内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的,或者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临床需求的药品,加快其审评速度。
6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药品监管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包括白化病、肌萎缩侧索硬化、戈谢病、卡尔曼综合征等121种罕见疾病。业内人士认为,这对提升我国罕见病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落地 从可治病种做起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发病率低,但病种繁多、症状严重的一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对罕见病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提出的我国罕见病定义为,患病率低于五十万分之一或新生儿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的疾病。然而,即便患病率如此之低,按照人口基数计算,我国罕见病群体人数并不少。
据了解,此次是国家部委层面首次发布罕见病目录。该《目录》根据我国人口疾病罹患情况、医疗技术水平、疾病负担和保障水平等,参考国际经验,由不同领域权威专家遴选产生,并广泛征求了相关部委和行业的意见。
民间机构上海四叶草罕见病家庭关爱中心创始人及主任黄如方认为,《目录》的发布,对于规范罕见病管理、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等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引起社会各界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更为进一步推动罕见病诊疗方面的科研创新奠定了基础,对提升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具有深远影响。
事实上,近两年罕见病治疗已得到从国家到地方有关部门更多的关注。
2016年2月5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发布《上海市主要罕见病名录(2016年版)》,56种疾病被纳入其中。这为上海市开展罕见病宣传、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和进一步制定罕见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年9月,罕见病发展中心(注册名:上海四叶草罕见病家庭关爱中心,CORD)发布民间版《中国罕见病参考名录》,共收录148种疾病。
黄如方强调,虽然有关部门发布的官方目录和罕见病发展中心(注册名:上海四叶草罕见病家庭关爱中心,CORD)发布的民间版目录都只收录了百余种罕见病,但并不意味着罕见病只有这些。“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罕见病有近7000种,但并不是每个病种都有治疗手段。收录到目录的百余种疾病大多具有患病人数较多、有可实现的治疗手段等特点。”他认为,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让能够治疗的病种切实落地或许更有意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罕见病目录制订工作程序》,纳入《目录》的病种应当同时满足国际国内有证据表明发病率或患病率较低;对患者和家庭危害较大;有明确诊断方法;有治疗或干预手段、经济可负担,或尚无有效治疗或干预手段、但已纳入国家科研专项这五项要求。
“《目录》是首批选入的罕见病,未来一定会持续更新。”黄如方认为,国家未来出台罕见病治疗相关支持政策时,或将优先参考《目录》所载病种。
需求迫切 政策鼎力支持
近期,全球知名咨询公司Evaluate发布《2018年药品市场评估概览及2024年展望》。据其推测,未来几年,罕见病药物仍将是全球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制药巨头已在罕见病药物领域发力。
2017年2月,强生公司以300亿美元现金价格溢价收购致力于罕见病药品研发的瑞士生物技术公司爱可泰隆。今年5月,日本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宣布,以620多亿美元收购欧洲罕见病药物生产巨头夏尔。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Evaluate报告显示,预计到2024年,罕见病用药市场规模或将达到全球处方药销售额的20%。由于市场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未来几年,罕见病药物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
据统计,2017年度美国市场上销售最好的5种罕见病药品,均为其生产企业至少带来23亿美元的收入。但在高收入的背后,高研发风险也不容忽视。
今年6月,罗氏公司宣布,终止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的Olesoxime治疗SMA2型的临床试验。Olesoxime是罗氏在2015年花费1.2亿美元从Trophos公司购得的。
“由于罕见病药物销售对象少、研发难度大,所以有相当数量的罕见病患者处于无药可用的绝望之中。我们衷心期望有更多药企关注这个领域。”黄如方呼吁。
罕见病用药也是近年来我国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的领域。
去年10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指出,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可提出减免临床试验的申请。
今年5月23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优化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对于境外已上市的防治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以及罕见病药品,进口药品注册申请人经研究认为不存在人种差异的,可以提交境外取得的临床试验数据直接申报药品上市注册申请。
今年4月以来,国家药监局相继出台一系列新政策,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快速审批了一批境外新药,有7个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药通过快速审评在我国获批上市。这些药品均为治疗肿瘤、丙肝和罕见病药物。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发力,一定会给罕见病药物市场带来活力。但政策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上海众强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毅透露,众强药业已在布局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仿制药。
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问题正在缓解。
多方协助 让“孤儿病患”不孤单
今年6月,一个名为“橙子微笑挑战”的活动在“抖音”中走红。这是罕见病发展中心(注册名:上海四叶草罕见病家庭关爱中心,CORD)联合“抖音”,为昵称“小飞侠”的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FSHD)群体发起的宣传活动。
“我们都认为微笑很简单,但‘小飞侠’们连最简单的微笑都做不到。” 打开活动页面,邓亚萍、关晓彤、柳岩……数位知名艺人及公众人物表达着同样的心声。
正如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让“渐冻人”(肌萎缩侧索硬化)为大众所知,黄如方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罕见病患者群体。
“我们并不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去募集捐款或物资。这个活动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通过宣传了解罕见病。人们只有了解到这个特殊群体的存在,才会支持他们。”黄如方说。
截至目前,“橙子微笑挑战”的参与人数已达到17.8万人,并且还在持续增长。“改变从了解开始。”黄如方期望。
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谢俊明则希望未来能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罕见病的防治和医疗保障:第一,希望孤儿药(罕见病用药)进口能免除关税和增值税;第二,尽快发布治疗罕见病的特异性孤儿药目录;第三,梳理《目录》对应的治疗药物在国内上市情况,加速引进临床缺乏药品;第四,各部委联动解决罕见病医疗保障问题,建立罕见病特殊保障政策。
本文由中国医药报授权转载,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电子版)2018年7月3日 05版:食药周刊。